液压泵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有哪些危害?油温过高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排除?
- 作者:中国液压网
- 时间:2010-12-31
- 阅读:176
③ 合理选择液压油。若黏度偏髙,应更换黏度较低的液压油。对于不同精度等级的液压设备,应选择相应档次和质量的液压油,并尽可能采用黏温特性曲线变化较小的液压油。
④ 液压系统中的管路,要根据允许通过的流速对管径进行验算。压力油管v=2~5m/s,系统压力P<2.5Mpa时,推荐允许油流速度v=2m/s;系统压力p=2.5~14Mpa时,推荐允许油流速度v=3~4m/s,系统压力p>14Mpa时,推荐允许油流速度v<5m/s。回油管路推荐允许油流速度v=05.~1.5m/s,短管道及局部收缩处v,5~7m/s 。
若验箅结果管径过小,可以适当加大,特别是回油管,应使回油通畅。同时也必须保证吸油通畅,把吸油管端切成45°以增加吸油面积。管径也不能取得太大,否则,结构不紧凑,浪费材料并使弯管困难。
(3)容积损耗大而引起的油液发热
原因分析:液压泵,各连接处,配合间暸处等的内外泄漏使油液发热。
排除方法:减少容积损耗,防止内外泄漏。
(4)机械损耗大引起的油液发热
原因分析:
① 液压元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不良,
② 相对运动件润滑不良;
③ 安装精度差,如液压缸与导轨不平行;
④ 密封件质量差,或因泄漏而调整过紧,摩擦力增加而发热。
排除方法如下。
⑤ 液压元件的加工质量应得到保证,不合格的元件不能装人系统使用。相对运动件的安装精度必须保证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⑥ 改善相对运动件的润滑条件,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润滑条件差,要立即排除。
⑦ 安装液压缸时,要以导轨为基准进行测量,以保证缸轴线和导轨的平行度要求。
⑧ 选用密封件质量要高,即要保证几何精度、耐油特性和强度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同时还应选择摩擦因数小的密封件。密封装置松紧调整要合理,虽然密封件与配合面压得越紧密封效果越好,但摩擦阻力也随之增大。因此密封装置要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主要应从密封结构设计方面下工夫,使用时应按规定的压缩量调整。
(5)压力调整过高,甚至超过许可的峰值压力,因而压力损失大、温升高
原因分析:因导轨之间的润滑条件不良,机床零件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差,增加了运行阻力,系统需调高压力才能正常工作,因而增加了能量损耗,使油液发热。
排除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合理调整系统中各种压力阀的压力,在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尽可能调至机床说明书所规定的下限压力甚至更低。如系统中有背压阀,背压阀的压力调整以保证工作速度的稳定性为准。
(6)油箱容积小,散热条件差导致温度升髙
原因分析:油箱容积应根据不同系统的使用状况(如行走机械或是固定机械)和散热条件来确定。设计不合理,安装位置不当,造成散热不良,使油液发热。
排除方法:改善散热条件,有效地发挥箱壁的散热效果,适当地增加油箱容量。若温升过髙,可采取强迫冷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① 觀面不应与麵接触。
② 油箱上应开设通气口,使空气流通,提髙散热效果;同时应使大气和油箱相通,使油箱内的压力为大气压。
③ 从回油管的出口流向吸油管的人口,油液应沿着箱壁流动,其路程应尽可能地长。这样不仅有利于散热,而且便于气泡析出。
④ 油箱应设置在通风并远离热源的地方。
⑤ 如不便于增加油箱容量,可安装冷却装置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