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以来,铜山经济开发区喜事连连,先后有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凯南麦特、日本浩龙株式会社、法国AFT公司等外资公司落户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90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50万美元。15年来,累计引进外商31余家,合同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投资超100万美元项目有19个,500万美元以上的12个。
截止到2008年7月底,开发区内项目总数为273个,总投资138亿元,全部为3000万元以上项目,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6个,亿元以上项目有82个。在实现签约项目个数和投资额新突破的同时,投资6亿元的恩华药业、投资10亿元的徐州压力公司等一批大项目、优质项目也相继进驻,为开发区二次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
“五大优势”成为吸引投资的“名片”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资企业落户开发区?这主要得益于铜山经济开发区便利的交通、软硬环境的改善、全国独树一帜的高校集聚区等优势,这一切都成为铜山经济开发区在国际上响当当的“名片”。
——完善的服务体系。铜山经济开发区经过15年的发展,在招商引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服务日益规范,对客商尤其是外资客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人文环境优越。他们提出了“安商、亲商、富商”的口号,争取最大限度的为投资商解决问题,留住投资商,留住项目资源。
——便利的交通。开发区紧靠洛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和徐州绕城高速,京沪铁路穿境而过,中间是206国道,外部交通十分便利;从内部交通条件来看,有通向新老城区均有5条快速通道。开发区还是徐州市南部的生态保护区。
——为外资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境内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为龙头,有各类大中专院校十余所,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在校大中专学生近8万人;区内有国家级高新企业2家,省级16家,省级研发中心8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是名副其实的科教集聚区,这在全国开发区中是首屈一指的。
——大企业、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徐工集团是全球工程机械五十强第十一位,受在徐工集团的辐射带动,开发区已形成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主导的三大产业,产业链完备,对招商引资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商务成本低廉。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完善,已实现“九通一平”,物流、高档次宾馆酒店等商贸物流齐全,导致铜山经济开发区的商务成本低于周边开发区。
选资招商,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思路决定出路。与各地开发区一样,铜山经济开发区也有过“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招商历程。当有的地方还在为争夺“单个项目”而激战正酣时,开发区的领导层审视到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开始有意识地引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提出了“二三产并重、产业链招商、大项目引领”的思路,把目光锁定在知名跨国集团、行业龙头企业上,把资源集聚到引进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关联度高的好项目上,抓大引强,招商选资,走出了一条“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基地”的产业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