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通运输业的投资状况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感到荣耀的一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同时,2008年也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从雪灾、地震、厂矿事故,到通胀、国际金融危机,这些事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在后奥运经济,国内房地产景气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密切关注着国家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将在能持续产生效益的基础建设上增加投资。作为国家基础建设之一的交通运输,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建设等,它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交通基础建筑方面的投入比“十五”期间明显增大。这预示着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来两年内,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可能维持在13%的水平。以下是2003~2009年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测图1。
金融危机对工程机械的影响
2008年,美国华尔街骤然掀起了人们始料不及的剧烈金融风暴,迅速席卷美国及与美国相关联的全球经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未来经济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吸引外资的影响;二是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三是对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其中,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也相当高,2007年已经达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明显,这仍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
2008年1~9月份,路面机械——压路机产品的出口销售量,占全部销售量的37%,我国的路面机械出口集中在非洲、中东、美国和北欧外的区域,金融危机对这些发展中区域的不良影响,将在汇率、外资、投资者信心等方面逐步显现,从而缩减了这些区域的工程投资和产品需求。预计2009年路面机械的出口增长将放缓。
综上所述,我们对2009年的路面机械的需求总量持中性看法,其将在现有水平上下波动。
国内路面机械市场竞争状况
我国路面机械市场目前正处于比较稳健的发展期,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行业格局和企业性质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批具有雄厚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昔日技术引进的对象摇身一变成为竞争对手站在中国企业面前。国内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的业务向路面机械产品覆盖,成立了专门的路面机械公司,凭借在工程机械产品领域塑造的产品品牌、销售渠道、雄厚的技术实力等优势,进入路面机械市场。
在这种市场的总体环境下,国内各路面机械生产企业,特别是压路机的生产企业,都期望通过提高销售量,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纵观近十余年的竞争,我们可以看到,竞争已经在产品、客户、渠道、商务等各环节全面体现出来。
(1)产品价格竞争。
从早期的价格战开始,企业缩减制造成本,降低销售价格,把产品投放市场,从而使得本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大幅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利润率从20%多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0%。部分企业在后期进入路面机械市场,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以及保留客户资源角度考虑,利用优势产品带动、补贴路面机械产品的销售,使得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到了非赢利水平,甚至是稍亏损。市场价格竞争是永恒的,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价格竞争的双刃性,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2)产品链与服务竞争。
在路面机械产品市场进入发展期时,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开始显现。在价格竞争的压力下,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与服务。产品的开发从早期单一的路基施工设备,到目前的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设备。同时,在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上,国内企业逐步靠近国际水平,并开发出适合国内国情的产品,如机械式振动压路机。产品的种类、技术水平,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竞争的新亮点。
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同质化,服务竞争日益突出。各企业首先以延长产品的服务三包期来吸引用户,然后对服务的反应时间作出承诺,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同时,整机生产厂家对上游配套厂家提出服务要求,缩短了服务的环节,加快了服务的反馈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