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迎来建企50周年金喜庆典。公司员工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心中充满着自豪。国家有关领导称赞龙轴“是搞得好的国有企业”,令龙轴员工们为之振奋;“中国轴承行业的一朵奇葩”的赞誉更是意味深长,催龙轴人奋进。
在半个世纪的变迁中,龙轴人以“敢执时代之牛耳、敢领潮流之风骚”的大无畏精神,用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致力于企业发展,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资产不足千万元的国有小厂,发展成为拥有6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上市集团公司、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制造商和出口商,关节轴承品种数和产量居世界同类厂家之首,被许多跨国公司甚至世界轴承之王列为关节轴承的主要竞争对手。
1958年,福建省龙溪轴承厂成立,以竹棚、砖木结构建成了简易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1958年12月正式投产。建厂初期,老一辈龙轴人在竹棚里用手工自由锻和自制简易模具生产锻件套圈,自己动手,用牛头刨床改制成平面磨床,用普通车床改制成滚道磨床;他们用简陋的小设备,以“蚂蚁啃骨头”的方法生产出大型矿山机械用轴承。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特定历史年代里,龙轴人不离不弃,坚守家园,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实行“以杂养正”的经营方针(即打锄头,冲铁锹等多种经营),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使企业得以生存。1980年,龙轴人为我国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的发射提供产品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十年动乱”所产生的影响,龙轴人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实现了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转变,大力发展生产,为企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之时,龙轴拥有总资产不足千万元,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国营小企业。领导班子意识到,龙轴要前进,就必须捷足先登,大步快跑。于是,龙轴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始终坚持战略经营,以超前的思维,科学决策,实现科学发展;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持续开展思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带领龙轴走出了一条产品特色化、市场国际化、技术自主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新路。
战略经营,实现产品特色化 1987年以前,龙轴主要产品为向心球轴承,尽管当时十分畅销,但国内同类厂家众多,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龙轴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已洞察到企业潜在危机的新领导班子,立即着手成立了市场调研小组,他们走南闯北,在反复调研,并运用SWOT等战略分析工具,正确分析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后,决定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选择关节轴承———这一当时大企业无暇顾及、小企业又干不了,在国际市场已处于成长期而国内则处于投入期,有良好发展潜力、竞争又相对不激烈的关节轴承作为企业发展的主攻产品。
这是一着险棋,然而建立在有备无患基础上的战略调整,终于使龙轴迎来了春天。
在以新产品开发为先导,优化企业管理系统为核心,技术改造为后盾,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八五”、“九五”期间,龙轴集中力量把关节轴承做专、做精、做优,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十五”初期,龙轴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对企业的优势、劣势进行深刻的剖析,再次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提出了“坚持新、优、特,相关多元化,组织生态化,实现优、强、大。”的“十五”总体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也成为“十一五”龙轴的发展战略。
围绕总体发展战略,龙轴在有效应用内涵发展战略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实施外部交易战略,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扩大优势产品群,如精密圆锥滚子轴承、齿轮及齿轮变速箱、汽车转向器、粉末冶金轴承、复合材料轴承等,壮大了企业规模和实力,实现了企业持续发展。
面向全球,实现市场国际化
在产品结构得到调整,总体发展战略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龙轴面向全球,始终坚持走国内、国际市场双向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互促互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龙轴瞄准具有广泛需求潜力的国内市场,成立项目攻关小组进行开发,强化市场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创新产品,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抢占国内市场。实施专家营销,强化需求引导,实施满意工程,与用户共谋发展,使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多年来,产品在工程机械、重型汽车等领域独领风骚,关节轴承市场国内占有率达70%。在确保国内市场供应的同时,龙轴面向全球,理性判断国际关节轴承市场走势,不追求短期效益,制定了“发挥优势,薄利多销、为国创汇、企业增收”的出口经营战略,在出口、内销价格倒挂的情况下,顶住各种压力,从零起步,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在龙轴以“LS”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之初,企业领导亲自深入国际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找准突破口,并一举取得成功。1988年首次实现关节轴承批量出口法国,1993年,国家授予龙轴自营进出口权。随着“LS”运用市场渗透、借船出海、竞合策略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不断得到拓展,“LS”也成为享誉国际的知名品牌。龙轴依靠诚信经营,与客户建立起了互惠互利关系,客户群不断扩大。目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2%以上,产品畅销欧美等3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实现年创汇近三千万美元,成为我国关节轴承出口的龙头企业,被许多跨国公司列为关节轴承的主要竞争对手。
着力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化
龙轴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办了全国唯一的关节轴承研究所。1996年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1年成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管理平台和研发平台。龙轴坚持“健脑”与“借脑”并举、“集智”与“借力”结合开展技术攻关。通过实施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辅助设计和关节轴承的有限元分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节轴承综合性能试验机等,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健全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与激励机制,全面完善具有制度型、结构型、整体型、效益型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关节轴承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在关节轴承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增强了企业作为关节轴承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权威性。2005年企业检测实验中心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评审,成为关节轴承国家级实验中心。
1987年以来,龙轴先后投资4亿多元进行技术改造,保持工艺装备处于国内领先的水平。龙轴大量引进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检测实验设备,向在线检测、可变结构、可测量、模块化构成的数控柔性生产线、“智能”过程控制等方面发展。他们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控制的关节轴承动负荷综合性能试验机,为产品性能、工艺的试验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可靠保证,欧美等跨国公司客商对其评价为达世界先进水平。
龙轴的产品开发走上了一条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道路。目前累计开发六大类型、60种结构型式、3000多种关节轴承,品种数、产量居世界同类厂家第一,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12种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并都已产业化,多种产品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或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近年来特别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变”的品种规模优势,产品成功为磁悬浮列车、三峡工程、上海正负电子对撞机、神六、神七及大型现代建筑、桥梁等配套。
今天,龙轴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的支柱产品、稳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