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提出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首次提到“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
振兴规划“四大要求”
会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工作;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该振兴规划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4点要求:
一要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二要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动化。三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推进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增长方式。
对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重组;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基础部件等的技术水平。
细则料“两会”后出台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对我们公司肯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包括整个产业上的兼并重组,设备的进出口方面。预计我们公司的压机、曲轴、大型铸件等产品会明显的在此规划下受益,”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总裁吕亚臣昨日对早报记者表示,他们预计,关于具体的细则将在全国“两会”结束后,3、4月份会陆续出台。
会议要求,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部分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强企业管理和职工培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振华港机集团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公司业务主要是海外订单,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普遍存在信贷紧缩问题,增加出口信贷额度、的政策,对他们帮助很大。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四大看点
机械、钢铁、发电、电气设备普遍受益
装备制造业作为整个工业发展的基础,包括机械类、电气设备、发电设备等整个工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
其中,机械行业2006和2007年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了工业利润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2008年11月当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达26.9%,这预示着2009年投资增长可能会有所复苏。2008年11-12月,在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拉动的预期下,铁路运输设备行业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也双双创出了新高。
钢铁业也成为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受益行业。因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钢铁作为原材料。两者产业链关系极为紧密,事实上钢铁行业真正有潜力可挖的是装备制造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行业用钢的特点,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将主要推动板材和特殊钢品种的需求增长,同时会对产品结构和技术含量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