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山西国民经济的主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工业承担着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和保大局的重要使命,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是山西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今天起,《山西新闻联播》开设《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实现山西转型发展》专栏,陆续报道一批积极推进转型发展的企业,介绍它们在产业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型、发展动力转型等方面的经验。下面请看来自太原重机集团的报道。
记者:我现在是在太重集团的矿用挖掘机的装配车间,在这儿我们看到,这儿的生产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冷清下来,我身后的这台矿用挖掘机已经试车成功准备拆装,几天以后它将运往太重新开辟的海外市场---印度。
尽管金融危机使太重传统的冶金焦化设备市场受到了冲击,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年,太重集团在挖掘机、轧锻、风力发电等新项目上实现了突破,特别是这些产品的出口订货比去年增长了100%,出口国家和地区扩大到35个。除了产品的技术水平高、价格和运行成本低之外,打开国外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又增加了一个,就是销售服务。
太重挖掘焦化设备分公司经理王俊林:我们的竞争优势也在于我们真诚地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目前我们对印度公司的服务、在南美洲已销售产品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满意,在国际市场上传开了,太重是个负责任的大企业,有承担责任能力的大企业。
太重集团每开发出一个新用户都会在当地建一个售后服务站,派专家长期服务,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由于产品消耗备品备件的价值往往相当于产品本身的价值,利润率较高,这也成为太重新的盈利点。
太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普煜:我们原来是重主机、轻备件,重主机产品生产、轻售后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缺点,原来服务在产值里所占的比例没有单独算过,应该说很少,将来占的比例我们想能不能占到30%甚至更多,这样的话,如果市场上主机需求不多了,但是通过服务,把备品备件和服务这一块加进去,软实力来挣钱,这样利润空间反而会更大。
在国外,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往往占到销售收入的30%到40%,利润的贡献率达到了60%,这也是世界先进企业的显著特征。太重集团瞄准这一目标,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提高自主创新、精细化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能力,把产品多元化、市场国际化、转型服务型企业和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百亿太重向世界太重转变的成长路径。
太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普煜:不仅仅是靠多干、多出产品来提高规模、提升效益,能不能在创新上、在新产品开发上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服务、为用户服务,通过新的服务、通过创新的服务,提高我们的收入、提高整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太重集团在稳定传统的冶金、煤炭等市场的基础上,在新能源、煤化工、高速铁路等新领域加大了投入,目前又有两个自主创新的新项目投入了生产,海外订货有了新突破,投资20亿元的天津海滨临港基地已经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