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三年高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记者了解到,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徐州提出全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确保三年内把工程机械、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能源产业和商贸物流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四大千亿级产业。
全年开局良好 今年一季度,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市经济运行情况仍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持续保持了好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基本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16亿元,增长9.8%,高于全省增幅1.4个百分点。
据江苏省副省长、徐州市市委书记徐鸣介绍,今年,徐州市将从三个方面着手,紧抓机遇,应对挑战,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
一是保企业争市场,帮助重点企业渡过难关,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加大政企携手开拓市场的力度、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企业运行调节力度;二是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增强后劲,加快引进一批支撑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徐州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集中一切资源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坚持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保民生,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就业创业的各项措施,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环境。
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
徐州市长曹新平指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和煤炭塌陷地治理,这两项工作是改善民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最关键的突破口。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要扩大投入,还要抓好结构调整,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作为老工业基地,徐州近年来一直进行转型探索,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抓工业转型,一批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徐州近几年来崛起的一个产业,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徐州现在的煤炭产量约2400万吨,装机容量大约800万千瓦,这种传统能源在现在的经济发展当中依然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太阳能产业正在崛起,多晶硅的产能预计到年底可以达到1.8万吨,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据介绍,今年,徐州将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力争增长25%以上。重点实施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民生民计和环境生态建设等5大类100个重大项目。通过京沪高铁和高铁枢纽,以及徐兰客运专线建设,使徐州成为既有传统干线铁路,又有现代化高铁交会的双十字铁路枢纽;围绕徐州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丰沛铁路、徐济高速公路、宿新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徐宿淮铁路前期准备工作,形成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