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人打过一个比方,说军品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巨人的右手,强健有力,一掌挥出,风声呼呼。而民品则象是这个巨人的左手,疲软无力,拍不出声响。所以,我们一直有个梦,希望做强做大民品。世间的路千条万条,我们现在选择了一条。作为先行先试的工程公司在一番运作之后,有了很多的改变,经营管理见出成效。为此,我们来到了江麓工程公司进行探访。
现场管理规范化
在江麓工程公司生产现场,我们看不到有人聊天,有人随意串岗,员工们都在自己的工位前紧张作业。有趣的是,每个员工头上都戴了一顶安全帽,只是颜色有所区分。贺总告诉我们:“安全帽颜色分蓝、黄、白、红四色,分别代表一线工人、工位长、业务干部和公司领导。如果领导要询问生产等情况,只需找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位长就可以了,不会影响工人作业。”
走在生产现场,我们还发现车间的墙上张挂着“图文并茂”的“5S”文字说明看版,它时时刻刻提醒着员工,要以“5S”现场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目前,公司对各生产事业部的生产区域进行定置管理,针对过去产品零件多、乱、杂的情况,公司下大力气改装了车间库房,配套了新型产品座架,做到产品零件上架,并按图号摆放整齐,对在制品、废品和成品划出区域,逐一进行清理、编号、登记。同时,公司还对制造部的生产设备进行了规范性的调整,拆卸了一些多年闲置不用以及报废不用的设备。为保持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公司要求员工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必须搞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卫生。时值下班铃响,我们看到工人们正清洁着自己的工作场地。
江麓工程公司在劳动纪律方面抓得很严,迟到早退的现象已经杜绝,每天早上一上班,工程公司各生产事业部都会有一个碰头会,会长约10分钟左右。碰头会上,各事业部长会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点评,再对当天的工作及进度进行布置强调。贺总告诉我们,公司成立了一个奖励惩罚箱,通过每天的碰头会对前天所发生问题和情况进行公布,奖罚当场兑现,改变了过去生产组织不到位,进度安排难落实的局面。
产品研发出新果
江麓工程公司总经理贺青曾经从事了10余年的技术、管理工作,他说:“上任工程公司总经理以来,他首先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公司依据市场特性和技术要求,积极引进市场上成熟而比较先进的挖掘机产品技术,并以项目需求为牵引,积极引进掌握成熟产品技术的专家、技术人员。双管齐下,挖掘机研发大踏步推进,除目前工程公司在生产的6.5型挖掘机外,中大型挖掘机的试制工作正紧张进行,而且因为中大型挖掘机技术成熟、利润空间大,未来将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在生产现场,工人们正在组装着一台80型挖掘机。贺总介绍说:“这台挖掘机今年2月份才立项,4月底就能进行试车。我们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别人2、3年才能完成的研发工作,我们要的就是速度,时间就是效益。”
压路机虽然型谱齐全,但通过市场分析,公司只选取了市场需求量大的某一机种进行生产,根据客户要求对压路机进行改进,压路机销售在全国压路机市场整体有所下降的情况下,逆势增长。
江麓工程公司还注重产学研相结合,4月20日,江麓工程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院士熊诗波等高校学者进行友好座谈,就工程机械研发的最新动态、工程公司产品如何更适应市场需求作了深入探讨。双方就进一步合作事宜作了安排。
加快产出增效益
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形成流水作业。从实施最低库存管理开始,工程公司就逐步实施ERP管理系统,掌握生产装配线上所需零部件情况,尽量减少资金积压,以保证生产不断线。
实行配送制,不再要生产员工去开单领料,节约往返来回时间,将生产用所需零部件按各班组制成配送表,生产过程中按配送表进行配送,把所需零部件送到各个工位上。并且,公司调整了零部件摆放位置,按“就近放置、相关联配件分类放置”的原则,以此降低辅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贺总给我们介绍了目前挖掘机装配线,他说:“要形成流水线作业,就要实行工位制。现在装配线上设置了6个工位,哪一位员工装配哪一部分零部件,区分明确。今后我们还要将工艺细分、细分再细分,形成所谓的‘傻子’工艺,这样对员工个人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我们的员工或许做不到技术全面,但他一定是装配线上自己所处某点的熟练工。”在装配线上,我们看不到员工扎在一堆组装产品,每一位员工负责某一个零部件的组装。员工在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零部件装配后,用不同颜色的笔作上标记,代表自己的装配任务完成,并且质量合格。这样既提高效率,也同样提高了员工责任心。如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追朔清查找到源头。
现在挖掘机装配生产线上有60余人,每天装配的产品在3~4台,最多能达到5台,贺总经理希望2年内挖掘机每天装配量达到10台,这是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他们在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