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市的“遗憾”
2008年,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不足全市钢铁行业的十分之一
提起唐山的“富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铁矿、煤矿,实际上还有一种无形的“富矿”,那就是装备制造业。
唐山钢铁产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依托的主要原材料、能源、港口、交通等条件,唐山一应俱全。然而,集多种发展优势于一身的唐山装备制造业却不尽如人意,经济总量偏小,对唐山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2008年,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不足全市钢铁行业的十分之一,排在钢铁、能源、建材之后,位列唐山市第四大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这座“富矿”,亟待大力挖掘
在信息化的今天,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战略产业地位仍无法动摇。在工业领域,每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强度,冶金工业为1.76、石化工业为1.30,而装备制造只有0.18。装备制造业可以以同样的能源、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价值。
2008年底,唐山市聘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将装备制造业放在“突出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围绕产业产品链条延伸,坚持把钢铁产业的规模优势、品种优势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相结合,谋划实施一批耗钢项目、与钢铁产业配套的重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动唐山由产钢大市向耗钢大市转变。
用好“聚宝盆”
依托优势企业和产业,延伸装备产业链,扩大规模,做大总量
伴随京津高速铁路的贯通,人们也记住了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
2008年4月,从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动车组调试厂房里,驶出了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并在试运行阶段“跑”出了时速394.3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时速新纪录。今年3月16日,京沪高铁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项目在京签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中标京沪高铁100列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总金额达392亿元人民币。由唐车公司和长客股份制造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将于2011年驶上京沪高铁。
作为一家中直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唐车公司与地方的联系并不密切,用的铝合金、碳钢等材料和配套的零部件大部分进口或外地采购,直接下订单的也大都是铁道部这个“大客户”。
如今,在唐山领导人的眼中,在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唐车公司的名牌效益正在被放大。它不再只是首屈一指的装备制造企业,而是能够带动地方一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一个吸引更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聚宝盆”。
唐山市今年实施的1000个保增长、调结构项目中,“丰润装备制造业园区”位列第10位。该园区围绕高速动车组项目,开展相关配套零部件的开发与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客运生产、配套体系。目前,园区建设全面启动,科奥浦森高速动车组专用电缆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依托优势企业和产业,延伸装备产业链,膨胀规模,做大总量,是唐山扶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清晰脉络。文丰山川50万片高速动车组轮毂、国丰轧辊年产5万吨大型冶金轧辊、冀东水泥集团盾石机械日产8000吨水泥成套设备、唐山一重五连轧大型轧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盾石机械年产20万吨重型成套装备基地、冶金矿山机械厂搬迁改造等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第一位的是开放
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者投资装备制造业,并在税收、项目审批、用海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
2008年4月26日,日本住友集团减速机和工程机械项目在开平区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近1.42亿美元,为唐山市最大的日资单体投资项目。这一项目的开工,将一座有着120多年工业基础的城市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